一代宗師——相聲大師侯寶林

          2022-08-30?20:04

           

           

          侯寶林,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,曾任中國廣播藝術團藝術指導。侯先生是中國相聲發展史上承前啟后、繼往開來、影響深遠的一代大師,是新中國曲藝事業的重要奠基者和引領者。他一生潛心研究并發展相聲藝術,使相聲真正走進千家萬戶,達到一個令人矚目的藝術高峰。

          作為中國廣播說唱團的相聲奠基人,侯先生在1955年加入中國廣播說唱團后創作和表演了大量膾炙人口的相聲名段,還對相聲和曲藝的源流、原理、規律和藝術技巧進行了理論研究。侯先生創作的作品大多積極反映現實生活、塑造鮮明的人物形象,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。在中國廣播說唱團工作的近四十年時間里,侯先生創作、演出了大量的優秀文藝作品,培養了無數年輕演員,被尊為相聲界承上啟下、繼往開來的一代大家。

           

           

          侯先生1955年進入中國廣播說唱團,在之后的幾年間,侯寶林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表演錄制了大量的相聲節目,同時還和同事們一起深入工廠、農村和全國各地演出。相聲搭檔以同團的郭啟儒和郭全寶最為默契,侯寶林與郭啟儒還一起加工表演了許多反映現實生活的新相聲,如《夜行記》、《離婚前奏曲》等。同時還對一批舊有傳統節目進行了重新整理加工、推陳出新,成為膾炙人口的相聲佳作。其中《關公戰秦瓊》曾受到毛澤東、周恩來、陳毅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贊譽。


          侯寶林在《我和相聲——答讀者問》中說:“相聲有自己的個性。它是一種民間的戲劇形式,用笑作為藝術手段,用幽默、詼諧、風趣、滑稽種種手法來表現。不管你說什么樣的段子,都得要人笑,還要做到雅俗共賞。就是說,用藝術手法讓人發笑,如果演員在臺上胡來,不擇手段,以為逗人樂就行,就成了‘包袱’主義,這樣的東西是沒有生命力的”。

          上世紀四十年代行業里涌現了大量新的相聲作品,然而相聲舞臺上也出現了一些格調較低的作品:其中的糟粕難登大雅之堂,絲毫沒有藝術價值可言。為了徹底改變相聲的現狀,承擔起為新社會發聲、教化的重要功用,1950年1月19日,侯寶林率領十余位相聲名家聯合發起的“相聲改進小組”在北京成立。改進小組制定了三大任務——籌備相聲大會、建立識字班和改造舊相聲,侯先生還特別上門邀請作家老舍擔任顧問指導。在侯先生的不懈努力下,大量的傳統相聲經過改編又回到觀眾耳邊,許多反映時代風貌的新相聲也被創作出來。

           

           

          侯寶林組建的相聲改進小組

           

          侯寶林與老舍探討相聲作品


          侯先生加入廣播說唱團時就曾經說過:“我最看重的,就是這個廣播的影響力,對于相聲藝術的普及、對于相聲藝術的發展改革,都有極大的推動作用”。

          侯先生還為中國廣播說唱團培養了大量優秀的相聲藝術傳人,其中以馬季、郝愛民最負盛名。馬季的名字就是師傅侯寶林親自取的,因為馬季的原名馬樹槐過于復雜,不容易被觀眾記住,恰逢當時一部名為《牧鵝少年馬季》的電影熱映,于是由侯先生拍板取名為馬季。在侯先生的悉心指導下,馬季與他率領的“馬家軍”逐步成為中國相聲界的中堅力量。侯寶林對中國相聲的發展與傳承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貢獻。

           

          侯寶林與馬季

           

          侯寶林一生辛勤努力、不懈奮斗,從一名舊社會“畫鍋撂地”的說唱藝人磨礪成為新中國的相聲表演藝術家。他大膽革新、倡導文明之風,讓相聲從瓦舍之間走上大雅之堂、走進千家萬戶,是新中國曲藝事業的重要奠基者和引領者;他以民為尊、為民求樂,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,他是當之無愧的一代相聲宗師。